工伤认定前提是劳动关系认定吗(工伤认定)
导读:一般而言,劳动关系认定是工伤认定的基础,如同地基。在我国法律中,劳动者因工作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欲认定工伤,需先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因有劳动关系用...
工伤认定前提是劳动关系认定吗
导读:一般而言,劳动关系认定是工伤认定的基础,如同地基。在我国法律中,劳动者因工作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欲认定工伤,需先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因有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才担责。但在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特殊情况,违法转包、分包时,即便无直接劳动关系,符合条件也可认定工伤,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工伤认定前提是劳动关系认定吗
一般来讲,工伤认定,那可是得先有劳动关系认定才行。劳动关系就像是工伤认定的地基一样,是个基础。
在咱们国家的法律范围里头,要是劳动者因为工作的缘故遭受到了事故伤害,或者得了职业病,想要被认定为工伤的话,首先就得证明自己和用人单位之间有劳动关系。为啥?这是因为,只有存在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才会对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伤亡之类的情况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
不过,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里,就像建筑施工、矿山企业这类的,要是出现了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况,那受伤的职工和发包方、承包方等可能就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但法律也有规定,即便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在某些条件下也是其实可以认定工伤的。总而言之,通常情况下,劳动关系认定确实是工伤认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工伤赔偿标准依据工伤认定后的伤残等级确定,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可延长。
伤残津贴:14级伤残,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56级伤残,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6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从1级伤残的27个月本人工资到10级伤残的7个月本人工资不等。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具体标准由各省规定。
三、工伤认定后劳动能力鉴定该咋进行
工伤认定完成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以下流程:
首先,准备材料,一般需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病历等医疗诊断资料,以及本人身份证等身份证明材料。
其次,申请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通常为60日内)提交申请。
然后,鉴定委员会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必要时可能要求工伤职工进行相关检查。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最后,领取鉴定结论。鉴定结论会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其实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在探讨工伤认定前提是劳动关系认定吗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劳动关系认定确实是工伤认定的重要基础。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在确定存在劳动关系后,工伤认定的时效问题也至关重要,若超出规定时间申请,可能会影响权益保障。而且不同情形下的工伤认定标准也存在差异。要是您在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认定时效以及认定标准等方面存在疑惑,或者对工伤认定流程仍不清楚,无需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工伤保险责任不以劳动关系为决定前提。工伤认定无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你其实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并不是万能的,一般情况下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关系,都是其实可以获得赔偿的。申请工伤认定是以劳动关系的前提吗?
工伤认定、工伤保险责任不以劳动关系为决定前提。
工伤认定、工伤保险责任不以劳动关系为决定前提。具体表现是:
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会计师事务所等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其实我们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承包其工程业务或经营权的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人员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3、用工单位对其违法转包的、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人员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4、被挂靠单位对挂靠其经营的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人员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5、监狱对在劳动中伤亡的罪犯参照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6、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用人单位对上述人员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以地方规定为准。
7、工伤保险基金对灵活就业人员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以地方规定为准。
劳动关系怎么认定
一第一条规定劳动关系成立需要同时具备的情形,即: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第二条则规定了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的参考凭证及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者要求确认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一般是为了工伤认定、伤残鉴定、提起工伤保险待遇诉讼等。但工伤认定不以确定劳动关系为前提。如果无法认定劳动关系,你其实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