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医疗损害纠纷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这需要通过专家评估来判断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其次,确定责任主体,可以是医疗机构或具体的医务人员在确认了责任后,双方可以尝试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则可通过法律途...更多法律知识,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如何处理医疗损害纠纷
处理医疗损害纠纷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这需要通过专家评估来判断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其次,确定责任主体,可以是医疗机构或具体的医务人员在确认了责任后,双方可以尝试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则可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以及过错责任最终,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并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七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医疗损害责任争议调解仲裁办法》第二条:医疗损害责任争议自医患双方或其近亲属提出之日起,任何一方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如何处理医疗损害纠纷》相关阅读
医疗损害纠纷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医疗损害纠纷处理流程如下:
一、医疗纠纷初起: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杜绝类似纠纷的有关制度,科主任负责书写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上报医务部,并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好医疗纠纷若确属负有医疗责任的医疗纠纷,科内能自行解决的,也要上报医务部备案
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二、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
1.科室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及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2.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务部集体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3.技术讨论会主持人宣布医疗技术讨论程序和会议纪律
4.科主任、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在会上当事人应认真、负责地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科学的陈述科内讨论意见
5.专家讨论
书面材料需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参加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认证后,讨论结论于会议后的30日内交与患方及科主任
7.患方及我院科室责任人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时均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市区级医学会组织召开的医疗事故鉴定会:
1.发生医疗纠纷的科主任及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准时将材料交到医务部由医务部提交到医学会,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2.根据鉴定结论同患者协商解决
3.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诉讼:
1.医务部准备相关向法庭提交的材料,由专职聘请律师准备陈述及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及发生纠纷科室科主任出庭
2.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
3.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医疗纠纷如何申请赔偿
发生医疗事故之后需要解决医疗赔偿问题,一般来讲受害人可以先和医院或者医疗机构进行协商,私底下沟通赔偿以及责任问题,一般难以解决,那就会走到诉讼途径或者是直接申请赔偿,可以向当地的卫生局进行申请,需要先形成书面材料,按照格式写好称呼,然后正文先交代申请赔偿的依据及原因,然后阐述申请的金额赔偿是多少医疗事故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