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报警后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及时救治,确保患者情况稳定;二是保留证据,如就诊记录、影像资料等;三是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如实说明情况;四是协助警方调查,同时可申请伤情鉴定;五是评估与医疗机构和解或提起诉讼患者或家属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更多法律知识,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医疗事故报警后应该如何处理
医疗事故报警后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及时救治,确保患者情况稳定;二是保留证据,如就诊记录、影像资料等;三是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如实说明情况;四是协助警方调查,同时可申请伤情鉴定;五是评估与医疗机构和解或提起诉讼患者或家属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必要时考虑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49条:当事人对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应当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和处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试行)第12条: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发现医疗事故或者疑点,不得隐瞒真相,应及时向机构报告,并按照规定填写相关记录《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试行)第13条:医疗机构在接到医疗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情况扩大,并按照规定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和上级医疗机构报告

《医疗事故报警后应该如何处理》相关阅读
应该要如何申请医疗事故处理
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4、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
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6、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医疗纠纷处理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订出处理意见
8、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9、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10、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11、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法院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根据法院判决结果作出相应处理

医疗事故如何起诉
医疗事故的起诉程序为:
1、受害人首先提交相关材料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收集好相关证据,包括医院的就诊记录、病历、发票、病情证明、诊断报告、手术记录等等;
3、向法院提起诉讼,事先草拟好民事起诉状,写清楚医疗过错发生的事实全过程、诉讼请求等,拿着医疗事故鉴定报告、医院就诊记录等材料一同去法院立案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在特殊情况下,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需要,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定或者函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