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保障案件的裁判结果能够有效执行,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的措施,以防止债务人转移、藏匿、毁灭或非法处理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财产保全措施...更多法律知识,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财产保全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保障案件的裁判结果能够有效执行,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的措施,以防止债务人转移、藏匿、毁灭或非法处理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申请人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人有转移财产、藏匿财产、毁灭财产、非法处理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2.申请人提供证据证明如果不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可能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3.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并且经过法院审查后作出裁定具体程序上,申请人可以向管辖的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可以是书面申请,也可以是口头申请,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48小时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为保障案件的裁判结果能够有效执行,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负责管辖该案件的一级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对方有转移财产、藏匿财产、毁灭财产、非法处理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不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可能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申请人提供的财产保全担保,符合规定的,法院应当作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裁定

《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相关阅读
诉前财产保全的条件是什么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紧急情况下,法院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会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因此法律赋予利害关系人在起诉前有权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是:
1.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即申请人将来提起案件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3.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利害关系人,即与被申请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权利受到被申请人侵犯的人
4.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如不提供担保,人民法院驳回申请人在起诉前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财产保全都必须交纳保全费用,并依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执行
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即利害关系人必须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提起诉讼,使与被保全的财产的有关争议能够通过审判得到解决如果利害关系人未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保护河流的措施10条
保护河流的措施10条如下:1、河旁边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松陷;2、减少用水量;3、对于水土流失做出固土措施;4、从源头上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5、沿途污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6、减少农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7、禁止任意向河床倾卸固体垃圾;8、禁止过度捕捞,维持河道生态环境;9、加强污水管理;10、保护流域内天然水库和湖泊的滞洪作用针对河流的治理措施,一般措施都可以适用,但是也应该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