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是多少(商标侵权罪多少金额是大额)
导读:商标侵权民事赔偿通常基于受害者实际损失确定。若损失难以计算,可按侵权者利润评估。若无确切证据,可按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赔偿。故意严重侵权情况,赔偿可增至原计...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是多少
导读:商标侵权民事赔偿通常基于受害者实际损失确定。若损失难以计算,可按侵权者利润评估。若无确切证据,可按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赔偿。故意严重侵权情况,赔偿可增至原计算金额的1至5倍。赔偿还应包括受害者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一、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是多少
关于商标侵权民事责任的民事偿付额度,其基础原则往往是根据受害者因遭受侵权而实际承受的经济损失进行核定;
然而,当实际损失无法准确计量时,也其实可以参考侵权方因实施侵权行为所获取的经济利润予以衡量;若双方均无法提供确切证据来证明自身的损失或获利情况,则可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用的适当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金额。对于那些故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况,赔偿金额其实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的数额的一倍至五倍之间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赔偿金额应包含受害者为阻止侵权行为所付出的合理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其实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其实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其实我们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其实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其实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二、商标侵权赔偿是怎么计算的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之计算方式,依据下列各项准则:
首先,若能明确确定被侵害者的真实损失额度,则依此评估其应得赔偿之数额。
其次,未能确定被侵害者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则将由侵害方因侵权行为所获取之利益作为计算赔偿额的基础。
再者,若依然不能准确判断侵害方的收益数额,可参照相关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用之倍数进行合理估算赔偿金的数额。
若侵权行为系故意为之并情节较为恶劣,则赔偿额可在此前所述计算方式得出数额的基础上,向上浮动至五倍以下的区间内予以确定。《商标法》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其实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其实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其实我们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三、商标侵权赔偿10万元怎么判
关于商标侵权赔偿额度定额为十万元人民币的裁决结果,其考量要素通常囊括如下几个方面:首要的是,考量侵权行为本身的性质特征,例如是否属于故意为之的严重侵权,抑或是无意之举的轻微侵权;然后,评估侵权方的企业运营规模、业务范围以及侵权持续的时间长度;进一步地,考量被侵犯商标的知名度、良好口碑以及潜在市场价值;最后,考察侵权行为给商标权利持有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如市场份额的大幅度缩减、商业信誉的受损程度等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会遵循“填补原则”进行裁定,即尽可能弥补商标权利持有者的经济损失。若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商标权利持有者的实际损失远远超出了十万元人民币,或者侵权方从中获取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十万元人民币,并且这些证据得到了充分的证实,那么裁决的赔偿金额很可能会相应地上调。然而,如果证据并不能够支撑更高的赔偿诉求,那么十万元人民币的赔偿额度就有可能得以维持不变。
商标侵权民事赔偿通常基于受害者实际损失确定。若损失难以计算,可按侵权者利润评估。若无确切证据,可按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赔偿。故意严重侵权情况,赔偿可增至原计算金额的1至5倍。赔偿还应包括受害者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
商标侵权罪多少金额是大额
商标侵权罪中法律对其并未给出明确的大额标准。商标侵权罪包括三种: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在非法营销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可对犯罪者追究刑事责任。一、商标侵权罪多少金额是大额?
商标侵权罪属于刑事犯罪,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商标侵权罪并不仅仅是单一的一个罪名,包括三种犯罪形式,法律条款中未对涉及金额的“大额”做确切规定。
构成商标侵权涉嫌的三种罪名:
1、假冒注册商标罪。《刑百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假冒商标罪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度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该罪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知或巨大的。
3、非法制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该罪为: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
二、商标侵权的立案和处罚规定:
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起刑标准定为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回将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起刑标准定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其实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在假冒注册商标罪中增加了其他情节严答重的情形。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也属于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
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版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销售金额”,是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权。
商标侵权罪分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且是三种不同商标侵权犯罪形式的统称,每一种都有其定罪和判刑的标准,因此法律中没有对“大额”给出标准数字。但一旦被定性为商标侵权罪就将受到法律的刑罚和拘役等,如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严重可判3到7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