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1.1.1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城镇...

欢迎大家加入这个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问题集合的讨论。我将充分利用我的知识和智慧,为每个问题提供深入而细致的回答,希望这能够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并促进思考。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1.1.1.1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城镇集聚,还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第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二,城镇化是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城镇化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第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五,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第六,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1.1.1.2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如图1.1所示。从2000年到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2%上升到52.57%,年均提高约1.26个百分点(李军晶,2013),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0%(杨玉珍,2014),2014年已达到54.77%。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突出。一是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李军晶,2013);二是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用地瓶颈逐渐加大(方创琳,2009);三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建新区的数量越来越多,占地面积越来越大(方创琳,马海涛,2013);四是城镇建设占用土地主要以耕地为主(娄成武,张景奇,2014)。

图1.1 中国城镇化率变化

Fig.1.1 Change of urbanization ratios in China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管理队伍。

2、二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3、三要切实加强综合整治,推行“门前三包”和市区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

4、四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与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那么没有新型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党为什么要城镇化?

党中央为什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我国已经进入了农村发展和改革的新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入贯彻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利于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运用中国 *** 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和城镇的出现及不断地扩张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趋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文明与进步的发展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产生的规律性趋势,是任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二是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发现,城镇化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进展一直非常缓慢,始终徘徊在3%左右,而世界开始进入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化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工业体系的形成,使原有分散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和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生了性质和地域上的变化,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居住活动开始不断向城市集中,推动了世界城镇化进程。可以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出现城镇化,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

这只是一种提法,也是当前正在某些地区实施著的一项政策,是领导摸著石头过河的一种构想,至于对与错,领导说了:需要用实践去检验。

答案在下边:

————————————————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个独立、强盛的工业国,党和国家采取了“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方针。国家依靠行政力量汲取农业剩余投入到工业和城市中去。尽管农民、农业和农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城乡分割,城乡差距越来越大,2004 年城乡发展居民收入补贴等因素,加上农民的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于再生产等因素,实际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

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国家用于“三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水、电、路、通讯、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水平。同时,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第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小康是关键。目前,农村还有将近一亿的贫困、半贫困人口,还有一大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还很低,一些地方还存在返贫的危险.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外出打工阻碍因素增多,这些都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把推进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

为此,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义务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税收城乡一体化。改革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二元户籍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积极构建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建立新型行政管理制度,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有何重大意义?

推进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础上继畅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关键就在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什么?

kxfz/...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结合舞钢市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更好地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机遇,统筹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实现城乡一体,打造中原明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拓宽农村人口转移渠道,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与城镇承载能力不强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突破城乡壁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向农村拓展、城市优质要素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规模、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舞钢市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因地制宜,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两个规划”,确定了“一个中心城、四个中心镇、十七个中心社区”的“城区-镇区-新型社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舞钢市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四个中心镇产业支撑强劲、基础设施完善,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13个新型农村社区已开工建设,建成新民居3415套,在建2369套,群众正陆续入住,城镇化率已达到50.9%,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日益显现。

党中央为什么要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党中央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历史经验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现实需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最快、减贫最成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使我们从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从一个出口小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从现实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我们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一些干部 ***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

用中国 *** 知识分析市委为什么要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

中国 *** 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转变,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制化管理方式不断转变,城市化由单极向多极和谐发展转变。以制度建设探索城市管理法制化路径,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和依法治国方针寻求对城市的科学管理;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和发展经济为主导的单极城市化,90年代后期至今,和谐发展为主导的多极城市化。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不可逆

关于城镇化的问题,最容易陷入其中的就是数据分析。在没有完成城镇化之前,实际上我们的数据统计水平依然较低,真正的国民大数据管理、研究是在城镇化之后发挥作用的。

农业人口,城镇化率,土地、税收、社保、教育,再加上国际数据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数据本身就成了关注对象,城镇化问题成了数据逻辑之下的一个确定模型,非此即彼的结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对城镇化问题做人性的追溯。

我试图从不引用数据的情况下理解城镇化,以便能够跟投资领域有所结合且欢迎讨论。

一、整体理解

此次城镇化会议虽然强调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人口素质、居民生活质量,稳定常住人口就业。但城镇化背后依然潜藏着因 *** 意向性主导产生的各类不确定性,城镇化肩负的责任似乎比市场想象的还要大。

此次城镇化会议还提出,城镇化能够释放内需、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从这个层面来讲,城镇化已经成了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于市场来说,城镇化牵扯到更大的利益群体。最直接的就是城镇化将会对城市规划、建设、保障等相关企业、地方财政等带来更多利益诉求和预期,在真正执行过程当中,很可能会淡化“以人为本”及以“环境承受力”为前提的中央对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农民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他们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是非常小的,属于弱势群体。至今各地方 *** 还没有明确城镇化当中的“人”到底是正资产还是负资产,如果是正资产,就需要积极支出服务使其安心并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是负资产,就会出现潜意识的抵触和排斥。

实际上各地方 *** 都有着同样的打算,希望流动人口擡高需求预期以便卖出高价土地,更希望这部分人能够缴纳更多的税,同时尽可能的控制对其社会保障等服务的支出。

为了保证市场参与主体能够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既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又相对能够制衡企业、 *** 相关部门在城镇化过程当中的无限逐利及侥幸性贪婪腐败,我建议成立部级以上的城镇化弱势群体保障组织,类似中央巡视组一样,发挥相应的独立性保障监督职能,更大程度的降低城镇化风险、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但可以预期是,无论如何,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教育、医疗和就业资源的不断转移、向城市的集中,将让城镇化速度更快。环境和生态问题很难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和交通堵塞等各种城市病也不足以上升到中央层面停滞城镇化。城镇化将伴随我们这一代人,也有可能会改变甚至牺牲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和追求。

二、面临的挑战

城镇化如果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对 *** 最大的挑战是治理方法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对于那些以前需要靠电视、村支书、党支部等传播教育做工作的农村人口,进城之后需要融入到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时代。更多的人口将进入公司治理领域,某种程度上城市里各个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治理结构对管理进城人口方面比 *** 更加直接,而 *** 大多数时间只需要做好企业服务和劳工 *** 。

美国之所以能够用数据管理国家,正是因为城镇化的完善和发展,公司力量的强大。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将会给就业统计、社会保障、消费追踪、行业活力、金融服务、人才创新等带来各种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率,将有利于 *** 实施更加有效的产业支持和税收政策,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会带来更加科学的数据依据。

一个由大数据提供支撑的管理模式才会真正触动 *** 职能的转变。如果没有人口的集......

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稳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重大意义。以政治角度作答

您好,中国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简称中产联)为您回答: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6.1%,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城镇经济实力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有力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目前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能提高生产活动效率,又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会更加殷实充裕,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新课标政治经济常识,城镇化的意义和原因?

一、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农问题

提出问题的依据:

1、当前,我国经济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十八大)

2、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是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突破口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十八大)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年12月15-16日)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其中(2)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4)积极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4、2012年12月3号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

问题的应用与思考

1、结合材料,分析推进城镇化的经济意义?(潍坊期末)

(1)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或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4)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

补充: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政府:①落实科学发展观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统筹城乡发展(或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新农村建设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⑤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民素质⑥以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发展

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居民: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

为什么说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投资和出口后劲不足等问题。

中央政府在2009年明确提出,外需拉动经济不可持续。下一步要靠“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消费在分配制度没有改革的情况下,短期之内难以提振。同时,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矛盾。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成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为什么?因为这不仅能够拉动消费,还能够使农民工市民化后,提高消费水平,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型城镇化如何打造呢?首先,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三化互动,使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工业化是引领,工业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基础,从而带动城镇化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第二,注意综合运用配套改革的方法。比如,土地的问题、户籍的问题、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都要通过制度的改革来实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好了,今天关于“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